Back to "Home"-回到"首页"
"Contact Me"-"与我联络"
Large Font Size-大字体
Original Font Size-原始字体
Small Font Size-小字体
太阳会常常被云彩遮挡而无法看见,尽管如此 ,只要仰望天空,肯定会有太阳从云彩的空隙中放出光芒的时候到来!

2007年4月6日星期五

女子有德,男儿有福(光怪陆离的明朝史)

  上周以及上上周,我介绍了两位皇帝,一位是明孝宗,一位是明孝宗的爸爸明宪宗,今天介绍这两位的老祖宗明太祖朱元璋及其原配夫人马皇后,而我着重要介绍的是这位马皇后。大家都知道成功男人背后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而这个女人最重要的两样品德就是内敛且寡欲,内敛和寡欲又是相辅相成的,内敛能够让人理智思考问题,寡欲则是让人清醒面对诱惑。而女人往往缺少这两个东西,虽说男人的虚荣心也很强,但男人的虚荣心还有些实质的内容且要有理的多,而女人的虚荣心有时候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甚至是无理取闹。在强烈虚荣心驱使下,女人们开始学会如何贪婪、如何狠毒,那些美貌又知道如何利用他人的女人在女人的竞争中自然成为胜方。以前历史老师说,不要把一个帝王的功过归咎于某个女人,这是片面的,不符合唯物主义辩证法原理。撇去一些套话和空洞的理论,上述说法有理,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但是女人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还是不能小窥的。废话少说,转入主题。
  朱元璋生于元朝天顺帝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未时。父亲朱世珍。母亲陈氏。 朱元璋祖籍为江苏沛县,祖、父后在濠州(今安徽凤阳)定居。因其出生时,身上有虫子在爬,故原名虫扒,后至皇觉寺才改重八,不久改为朱兴宗。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后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朱元璋幼时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朱元璋的父、母、兄先后去世,不得已入皇觉寺为游方僧。
  至正十二年(1352年)受好友汤和来信劝说,参加红巾军,投靠郭子兴,由于指挥有方,不久便由一名小军官逐渐升为元帅,并娶其养女马氏(后为皇后)。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将这里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并改名为应天府。朱元璋采取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采取稳健的进攻措施,击败了徐寿辉、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势力。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被韩林儿封为吴国公,1364年自封为吴王。同年将小明王沉入长江中。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1月23日),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同年闰七月,大将徐达攻克大都,元朝灭亡。洪武十四年(1381年)征服云南,中国大体上统一。
  统一中国后,朱元璋为明朝制订了包括大明律在内的一系列严格的典章制度,但由于皇帝本人的性格和经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在处罚犯罪时,朱元璋往往并不按照大明律的规定来,而是大开杀界。由于其出生贫苦,朱元璋极为痛恨鱼肉百姓,徇私枉法的官员,曾规定贪污60两白银就要被处死。在其主政期间,处死了大批不法贪官,包括开国将领朱亮祖,女婿驸马都尉欧阳伦,其中甚至因为郭桓案,空印案杀死数万名官员。但很多官员都是被冤杀。而空印案本身被认为是无中生有,是由于皇帝自己的猜疑造成的。由于朱元璋的吏治严厉,在明初相当长一段时间,官员腐败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同时,由于皇太子朱标软弱,为确保皇权的稳固,朱元璋在政权稳定后开始大规模诛戮功臣,先后炮制了胡惟庸案、蓝玉案等大规模的案件,株连人数达到4万5千余人。包括宰相李善长,胡惟庸,汪广洋,将领蓝玉,傅友德,冯胜等开国功臣给清扫一空。
  朱元璋虽然对官员要求极为严厉,但非常注意减轻民间普通百姓的负担,在主政期间,基本上实现了轻徭薄赋,同时多次救济灾民。社会生产力在其统治期间得到了很大的恢复,人口大量增长。朱元璋曾多次北伐蒙古,以保障北方边塞的安宁。期间胜多败少,曾成功在甘肃击败王保保,在东北逼降纳哈出,在蒙古高原几乎活捉元主脱古思帖木儿,但1372年大将徐达在和林为王保保击败,迫使朱元璋放弃占据整个蒙古故地的企图。其后朱元璋封诸子到各地,尤其是北方边塞,为王,以加强宗室的力量,但这直接导致了其死后靖难之变。
  马皇后是安徽宿州人,“有智鉴,好书史”,她早年丧母,被郭子兴夫妇收养为义女。郭子兴作农民起义军元帅时,马氏嫁给了英勇善战的朱元璋。诸将出征,掳获物都要贡奉郭子兴,朱元璋不猎取私财,无从进纳,更容易引起郭子兴的不快。马氏见此情形,就把自家财产送给养母张夫人和郭子兴妾张氏,请她们在义父前给干女婿说点好话,以弥缝裂痕。有一次,郭子兴把朱元璋关了禁闭,不给饭吃,马氏心痛丈夫,把刚烙得的烧饼放在怀中偷偷送去,等到事后才发现胸前的皮肤都烫焦了(《明史•高皇后传》),可见这对青年伉俪感情的深厚。平时马氏对元璋生活的关照之好自不必说了。当时因战乱缺乏食粮,马氏在家省吃俭用,把粮食和好的食品留给丈夫,以至有时自己饿肚子。
  一次,与朱元璋敌对的陈友谅大兵临城,不少官员百姓准备逃难。在人心慌乱的紧急时刻,马皇后镇定如常,“尽发宫中金帛犒士”,稳定了军心,为朱元璋获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皇后和他患难与共。因此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朱元璋几次要寻访她的亲族封官加赏,马皇后认为封外戚容易乱政,被马皇后劝止。
  朱元璋性情暴烈残忍,为了保住朱家子孙日后的统治地位,不断寻找借口屠戮功臣宿将。对此,马皇后总是婉言规劝,使朱元璋多少有所节制。有人告发和州知州郭景祥的儿子要杀乃父,朱元璋欲以不孝罪处郭子死刑,马后知道了,说这是传闻之词,不一定真实,何况郭景祥就这么一个儿子,处决了他就绝后了。朱元璋一调查,果然是传闻不实,不是马后的劝说,郭家就家破人亡了。洪武十三年(1380),知制诰宋濂因长孙宋慎陷入胡惟庸党而获罪,元璋要处他极刑。宋濂是明朝开国“文学之首臣”(朱元璋《高皇帝御制文集•赠翰林承旨宋濂祖父诰》),又是太子的师傅,这时他已告老还乡,与胡党毫无牵涉。朱元璋搞胡党扩大化,宋濂眼看要遭殃,马后及时出面救援,她说:老百姓请一位先生,还知道终生不忘尊师的礼节;再说他致仕回籍,京中的事必定不知道,可别冤枉了他。但是朱元璋一心惩办胡党,不听马后的劝告。一 次马后陪丈夫吃饭,她不喝酒,也不吃肉,朱元璋问为什么不吃不饮,她说:听说宋先生获咎,我不近荤酒,为他祈福,希望他免祸。听了这番话,朱元璋动了恻隐之心,饭也不吃了,第二天赦免了宋濂的死罪。
  马皇后一直保持过去的俭朴作风,平日穿洗过的旧衣服,破了也不忍丢弃。并教导妃嫔不忘蚕桑的艰难。遇到荒年灾月,她带领官人吃粗劣的菜饭,以此来体察民间疾苦。1382年(洪武十五年)五十一岁的马皇后病逝。临终嘱咐朱元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并愿“子孙皆贤,臣民得所”。
  朱元璋褒奖她,比诸历史上的贤后唐太宗长孙皇后,为她父亲起坟立庙;她死后,朱元璋不再册立皇后。《明史》赞扬马皇后,“母仪天下,慈德昭彰”。的确,在封建时代,她是贤妻良母的典范,是“母仪天下”者中的佼佼者。她帮助丈夫成就帝业,谏止丈夫的败政,料理好家中、宫中事务,造成家庭和睦的局面,她对于朱明王朝、对于朱元璋的家庭都作出了贡献。

  另外历史上还有一位马皇后,从史料的记载上看这位马皇后也非常贤德,但是我看过之后总觉得这位皇后有些虚伪,亦可能是自身情况所至。
  明德马皇后(40~79年),史佚其名,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初年著名将领马援的小女儿,汉明帝皇后。父亲去世时她年仅10岁,母亲 因为过度悲伤而成疾,她去能像成年人那样操持家务,其才干超过了她的两位姐姐。建武二十八年(52),她的堂兄马严上书汉光武帝,恳请在马援的三个女儿中 为太子刘庄选妃。结果,她被选入太子宫中时年13岁。由于她生性谦恭和顺,对太子的母亲阴皇后侍奉周到,对其他妃疾诚挚热情官中上下交口称赞,太子刘庄对 她更是宠爱异常。中元二年(57),光武帝病逝,刘庄继立是谓汉明帝。她即被封为贵人。永平三年(60)春,当有人建议汉明帝立后时,皇太后说“马贵人德冠后宫,即其人也。”结果她毫无争议地被立为皇后。
  马皇后知书达礼,她懂《周易》,好读《春秋》、《楚辞》,特别喜欢《周礼》和董仲舒的著作。常以正统的儒家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影响汉明帝和其他妃 疾。她自己不能生育对于贾妃所生的皇子刘炟精心抚养,关心备至。她崇尚节俭,虽然贵为皇后,却常常穿着粗劣的衣服。她从不陪同明帝宴游,而且常常委婉地劝 阻明帝。有时,她还帮助明帝处理政务,其学识和才干使明帝深为叹服。
  最为可贵的是她反对自己的亲属因为自己的地位得到特殊的提拔和封赐。永平十八年(75),汉明帝病死,由她抚养成人的汉章帝刘炟即位,她被尊为皇太后。章帝一上台就要为马太后的三个兄弟马廖、马防、马光提升职务和封爵。一些趋炎附势的大臣也以久旱不雨、天神示警为由,支持汉章帝的主张。然而马太后坚 决反对,她颁布敕谕给大臣,指出那些要求给马家兄弟封爵者是谄媚自己,而从中得到好处。她劝导汉章帝要遵守汉高祖时所制定的无军功不封侯的规定,牢记西汉 政权因为外戚弄权而灭亡的教训,并说,如今灾害连续发生,谷价猛涨,这些问题才是当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再不要提出你的三位舅舅加官封爵的事了。她要求马氏亲属如果犯法或者随便干预吏治,地方官员一定要向上奏明,不得袒护和隐瞒。她母亲的墓冢修得高了些,立刻命令兄弟削低,不得超过朝廷规定。她主张但凡外戚,有功者奖,有罪者罚,决不徇私情。就在马太后去世前不久,汉章帝背着她将马廖三兄弟一并封侯。马太后知道后感慨地说:这是一件令人唏嘘的事情,我在黄泉之下也要遗恨无穷的。
  建初四年(79年)六月癸丑,41岁的马太后病逝于长乐宫,谥曰明德皇后。同年七月壬戌,她与明帝合葬于显节陵。明德马皇后著有《显宗起居注》一书,开创了“起居注”这一史书体例之先声。

0 comment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