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Home"-回到"首页"
"Contact Me"-"与我联络"
Large Font Size-大字体
Original Font Size-原始字体
Small Font Size-小字体
太阳会常常被云彩遮挡而无法看见,尽管如此 ,只要仰望天空,肯定会有太阳从云彩的空隙中放出光芒的时候到来!

2007年5月31日星期四

新加坡的味道之流光异彩的舞台——Arjuna的新马游记

  与圣淘沙西海岸的清静恬淡相比,圣淘沙的东海岸在喧哗中揉合了慵懒的惬意,这里有沙滩排球迷聚集的西乐索海滩,有栖息了超过2500只海底生物的海底世界,有沉淀了历史与回忆的西乐索炮台,亦有在刺激中玩味浪漫的斜坡滑车和空中吊椅。
  由于第一日的急行军,我和Sora的足部处于严重超负荷状态,加上一夜无眠,上午悠哉游哉的闲逛已然令脚足酸痛不堪,幸好有代步工具观光列车的帮忙,使得我俩在劳顿中拾得片刻的舒心非常顺利得抵达了下午时刻表中的第一站Underwater World。圣淘沙之行我俩就准备了两瓶水,在骄阳烈日的作用下仅一上午的光景,我俩就消灭了大半,到海洋公园的时候口干舌燥的我们是到处找水。尽管在西海岸有许多咖啡座、沙滩酒吧,但里面出售的水价格高得惊人,于此相反,东海岸Koufu Food Court出售的饮料则是价格公道,郁闷当时为什么没在东海岸买水的同时我俩也只能眼睁睁被血淋淋得宰上一刀。海洋公园的门票与海豚乐园的门票属于联票,成人售价每张19.5新币,3到12岁的孩童则是12.5新币,尽管看起来价格偏高却是物有所值。
  有人说于1999年对外开放的上海长风公园海底世界要优于1991对外迎宾的圣淘沙海底世界,事实并非如此,初进圣淘沙海底世界的时候我有种进入长风公园海底世界镜像的错觉。进门处嵌在墙体内玻璃箱体中的鲨鱼胚胎的陈设布置与长风公园的如出一辙,之后展示的种种海洋生物的次序布局也多有雷同之处。但如我之前所提到过的,新加坡的动物展馆非常注重人与动物的互动,此处也不例外,进门右侧有口大池子,水不深,里面装了许多样貌丑陋的鱼。我只认识一种学名为鳐的鱼类,当然这里不会有生活在深海中,宽达三米,在Finding Nemo中出现过的鳐鱼家族中赫赫有名的俗称为“魔鬼鱼”的蝠鲼,也不可能有那种用尾刺贯穿澳大利亚著名的“鳄鱼先生”史蒂夫•厄尔温致其毙命的刺鳐,但对于那些色彩灰暗的鱼类,我是丝毫没有触摸的欲望,而池边的孩子们则是开心拨弄着池中游弋的鱼儿,脸上写满了笑。
  除了常见的海水鱼,如狐狸鱼、蝴蝶鱼、小丑鱼、钻嘴鱼、鲷鱼等,古怪的螃蟹也是种类多多,由于当时光顾着拍照,没看介绍,结果只记得一种看上去非常之恐怖的日本蜘蛛蟹。这种螃蟹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一种海洋生螃蟹,蟹腿伸展开的长度可达4米,重量超过20公斤,可在300米深的海底生活,有传闻说这种螃蟹会吃人,究竟是否属实就不得而知了。欣赏过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美丽珊瑚,领略过如冰晶般奇幻透明的漂亮水母,玩味过摸样奇特、动作愚钝的可爱海马、海龙之后,被水族馆中的五光十色缭乱双眼的我有种沉醉梦境的幻觉,然而圣淘沙的海洋馆给游人的惊喜却不止于此,随后一个生物的出现令我大喜过望,激动不已,那就是四亿五千万年前就已经生活在海洋中的鹦鹉螺。
  鹦鹉螺,Nautilus Pompilius其家族曾经兴旺一时,其祖先族群多达三十多种,但在六千五百万年前的大劫难中,与恐龙同遭被扫荡一空的命运,少数残存的现生后裔栖息在印度洋与大西洋海域,剩下了“庞氏鹦鹉螺”、“深脐鹦鹉螺”、“大头鹦鹉螺”以及两个不大确定的种属。鹦鹉螺化石也称菊石,其外表非常美丽,很像一个染了五颜六色的搪瓷缸。鹦鹉螺的壳薄而轻,呈螺旋形盘卷,壳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从壳的脐部辐射出红褐色的曲折条纹很像鹦鹉的头部。李白在《襄阳歌》有写“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而在《海底两万里》中,阿龙纳斯用来在海底航行的潜水艇被命名为“鹦鹉螺号”,鹦鹉螺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可见一斑。
  透过玻璃橱窗,有如发现新奇事物的孩子般死死盯着吸附在礁石上休憩的活体鹦鹉螺的我心中渐渐升起一股敬意,与这个在生物进化史上经历了无数次劫难仍坚强屹立于这个蓝色星球上沉默生命相比,年幼的人类有自大的资本吗?
  在圣淘沙海底世界有一方梦幻般的净土,这里栖息着一种名为Sea Angle的海洋生物,因为不知道学名究竟是什么,这里我只能暂时命名它为海洋精灵。根据介绍,这种生物非鱼非虾,生活在南极洲冰冷的海水中,从放大的图片上看,这种生物的模样像极一只身体两侧插着一对发育不完全翅膀的透明蚕蛹,其腹腔的红色发光体似是一只通电工作中的灯珠。海洋精灵游泳的方式类似乌贼或鱿鱼,在特质的深蓝色低温水族箱中若隐若现、灵活自如,引得游客纷纷驻足一探这神奇海底精灵的究竟。


  圣淘沙的鲨鱼馆规模比预想中的要大,且设计更为人性。2米多高的拱型玻璃通道非常宽敞,没有长风公园鲨鱼馆给人的压抑感。走道中央安装了缓慢平行移动的自动电梯,免去了游客步行的劳顿。如果觉得站在电梯上观赏鲨鱼不过瘾,也可以停下来,趴在通道两侧的玻璃墙上研究个仔细。当然若你还觉得不够,可以花上95新币(费用包含了海底世界和海豚乐园的门票)进入水族箱来个彻头彻尾的体验,品尝一下与鲨鱼共舞的刺激与新奇滋味。不过这样的体验除了胆识之外,我想体验者还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就是会游泳,其二就是会潜水,否则下水之后你就等着瞎扑腾吧。运气不错的我俩有幸看到了与鱼共处一片天地的场面,只见两个身着潜水服、背挂氧气瓶、面带游泳镜、脚穿大脚蹼的男人站在鱼群中,鲨鱼、魔鬼鱼、鳗鱼还有一些色彩灰暗的鱼在二人身边穿梭游行。其中的一位显得有些紧张,自始至终都维持着站立状,一手抓着救生衣的护带,一手紧握着拳头。置身事外的游客则是抓紧机会对着里面的二位一阵狂拍,待稍纵即逝的新鲜感消失后各自踏上行程,毕竟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在前方守候。
  穿过长达83米的海底隧道,出口处的一只通体透白的动物一下抓住了我的眼球,看过介绍后得知这只皮肤光滑洁白的不带一丝暇疵的动物叫海象。海象的皮下约有三寸厚的脂肪层,能耐寒保温。海象在陆地上与海水中皮肤的颜色不一样,在陆上血管受热膨胀,呈棕红色;在水中,血管冷缩,将血从皮下脂肪层挤出,以增强对海水的隔热能力,因而呈白色。但是海象有对恐怖的长牙,这只海象却没有,不知是何缘故,难道是我们看错介绍了?
  海底世界出口处有口池子,里面养了为数不少的海龟,池子边上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有“禁止触碰海龟,以防咬伤”的警示。我倒是第一次听说海龟会咬人,可能是因为海龟觉得人的手指头很像大虾,比较可口。
  在海底世界外的露天咖啡馆我俩休息了片刻之后,准备到西乐索炮台瞧瞧,但要瞻仰这个始建于1880年代新加坡唯一受保留的海岸防御炮台还得费钱费力,我俩最后只在山脚下溜达了一圈便朝着来时的鱼尾狮雕像进发。
  沿着Nature Walk,Dragon Trail我俩直奔鱼尾狮塔,在那里晃荡了小会便糊里糊涂搭电梯上了英比奥山顶。本以为山顶上会有我绝对避而远之的蝴蝶园与世界昆虫馆,结果却发现顶上是海拔高大131米,从上面可以俯瞰新加坡及印尼部分岛屿的摩天塔及记录了新加坡历史文化的万象新加坡馆。鉴于数次登临摩天建筑物的破财劳力加一无所获的惨痛经历,我和Sora一致同意坚决不会浪费12新币再做一次傻瓜。而万象新加坡馆是Sora强烈推荐的必游之所,尽管我对死气沉沉的蜡像和新加坡历史毫无兴趣,但盛情难却下还是尾随Sora进了重新翻修后的万象新加坡馆。
  刚进门,我们便被满满当当的一屋子人吓了一跳,我脑子里突然闪过在德国“新天鹅堡”所见的可怕景象,人挤人,人拥人,人在无边无尽的长龙中缓慢挪动,等不到光明的出口所在。还未等我们回过神,入口处的大门啪得一声关上,拿着无线通话器的工作人员比划了几下之后,通向万象新加坡馆内部的门开启了。被关在大厅许久的游客像刚出笼的小鸡,兴奋异常得向里涌去。而刚刚进来的我们则是快速扫瞄一下这个装满了数十人的大厅,木质地板、木质家具、木质天花板,样式古旧的木桌上摆着一本打开的航海日记,发黄脱线的日记本诉说着不似遥远的历史。
  随着人潮,我们进入了一个阴森森、黑漆漆的剧场,因为排在最后,我们的位置自然不好,但却接近舞台。剧场不大但布置特别,舞台两侧堆放着暮气沉沉的古时海运木条箱和木桶,中央则有个类似棺材的方形凸起,上面铺着一张神色的天鹅绒毛毯。舞台上方挂着四张照片,从外貌上看分别是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英国人。置身于此的我此刻的感受就是我们被关在了一个巨大的灵堂里,加上空调送来的冷风阵阵,可谓是条件具备就等着棺材里的吸血鬼张开他的獠牙了。突然,本就昏暗的灯光一下熄灭,冷风掠过头顶,吹得头皮发麻,远处飘来海浪的节奏,黑暗中在那块方形凸起处燃起一簇火光,在黑色中摇曳壮大,慢慢得火光中浮现出一个女人的头像。我定睛一看,发现原来方才的火光是由激光投射而成,女人的头像亦是。就在我好奇研究之际,Sora推了我一把让我向上看,结果这一看我又是吃了一惊。刚才那四张黑白的照片变成了彩色,照片上的人物正眉飞色舞得诉说着自己在新加坡的奋斗史。与之相配合,激光投影合成的有似电台主持人摸样的女人向观众解说着新加坡的变迁史,舞台中央的巨大投影幕布上描绘出不同主人公于不同历史时期在同一国度经历过的悲欢离合人生剧。短短十多分钟的记忆展示将新加坡第一代开拓者的形象鲜活得重现在我们这些后来人的眼前。曲终人散,彩色的人像再度化为静止的黑白,暖暖的灯光亮起,仿佛像是做了场梦。
  离场时我发现舞台左侧放了只电视机,上面打着各种语言的字幕,所以听不懂英文的朋友在挑选位置的时候记得靠左坐。出剧场后我们并未眼前一亮,而是绵延不尽的昏暗。万象馆外观看似规模不大,里面确是内容丰富,逼真的蜡像、细致的布景、生动的光影还原了在新生活的各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跟随莱富士登上新加坡这块未待开发的岛屿,体会过华人劳工的辛酸苦难,感受到印度民众的热情奔放,惊讶于马来人生活的丰富多彩,回味了中国民族渐渐失味的传统佳节,当这个包容了不同宗教与价值观,崇尚创新探索精神,充满现代气息的国度以它的微笑迎接八方来客时,我们的时空之旅也接近了尾声。
  走出万象馆,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目,但却温暖,毕竟我们活在现代,回顾历史记住历史的同时,如果过好每一天珍惜每一刻才是真的重要。
  天色尚早,离“海之颂”大型激光烟火表演还有一段时间,回到巴拉湾海滩,Sora的肚子开始抗议了,在旁的我则是对Sora胃有了全新的认识。在Coffee Bean & Tea Leaf每人扒拉了一只售价不菲的Muffin,听Sora说这个Coffee Bean & Tea Leaf是本地产业,服务内容、经营模式类似于Starbucks,不过个人感觉Coffee Bean & Tea Leaf食物的味道更好些。
  逛了逛“海之颂”演出场地外的礼品商店,无奈于商品的粗糙和毫无创意,我俩是悻悻而返,游魂似得在场外找了张长椅休息。Sora坐在那里盯着她肿起来的脚发呆,嘴里嘀嘀咕咕得念叨“我可怜的脚又要玩蛋了”。我则是在那里一边用湿巾盖住晒伤的右臂,心里盘算晚上一定要去超市买防晒霜;一边研究脚上起的大泡到底要不要用针挑破。等待中的时间总是流逝得异常缓慢,待把手头能折腾的事情都折腾完毕之后,我俩有些坐不住了,起身跟守门的工作人员问询了进场时间之后,我俩挪了个窝。我则是顺便弯腰观察了一下地上一闪一闪的有如萤火虫般的彩色亮点,原来是亮光是由地上镶嵌的极细的彩色灯珠发出的。
  就在我俩白无聊赖之际,平静等候人们开始骚动聚集起来,只见几个工作人员手舞黄色的棒子在那里比划,仅几分钟的时间我俩面前就排起来长龙。一头雾水我们连忙询问究竟怎么回事,工作人员看了看我们手中的票子,非常友好得回答“请在这里排队”。此时离进场还有半个小时,亦就是说我们要站着等半个小时才能进场,奇怪之余我们只能乖乖得等待。排在我们后面的是一家子印度人,在以后的半个小时中我和Sora是受尽了这帮子聒噪印度人的折磨。本来天气就相当之热,这个气候中人特别容易烦躁,如果耳根清净还能来个“心静自然凉”,可身后的那堆印度人却像苍蝇一样嗡嗡闹个不停,不但扯着嗓子嚎叫不说,还时不时发出刺激耳膜的磔磔怪笑,更过分的是其中的几个孩子还动不动跟我和Sora来个身体接触,尽管我俩是一退再退,他们却是得寸进尺。而排在我们前面的也是一家子,好像是华人,里面的几个孩子也是叫喧个不停,半小时下来我被搞得头昏眼花,憋了一肚子火气没处发只能跟Sora小声抱怨。
  与圣淘沙处处体现人性化管理的安排布置形成鲜明的冲突,我实在是无法理解为什么“海之颂”的表演要让观众排起长队在场外等候,殊不知人口聚集之处容易滋生事端,而这条丑陋长龙亦是破坏了Beach Station前广场的整洁与美观。Sora建议我可以向圣淘沙的管理人员投诉,并说在新加坡投诉十分起管用,当然我还没有气愤到投诉的地步,只能说对如此安排表示强烈质疑。而在刚才我俩询问入场时间的入口处很长一段时间空无一人,就在我们在这边眼巴巴数着秒钟的时候,大队人马开进那个入口,从规模和组织上看这些人应该买的是团队票。看着他们大摇大摆入场,早被折腾得焦头烂额的我俩如失了水的橙子皱巴巴无精打采。当听到工作人员允许入场的指示时,我俩似如释重负,查验门票之后快速逃离身后的那群印度人。
  让人吊足胃口的“海之颂”表演场地没有想象中的宏大,也就是个规模迷你的小海湾,海湾的沙滩上摆着几块造型古怪、内部中空的人造岩石。面向观众席左侧的海湾里立着一排破败不堪的茅草棚,乍看之下很像影视基地里那些粗制滥造的布设。其中我和Sora正对着那排草棚心下嘀咕不知入场时那位工作人员的指示是否正确,我们所处的位置难道真是正中央?但要挪窝已是不可能,仅几分钟的时间,可容纳数千人的半圆形观众席早就座无虚席。
  幕色降临,夜色下隐约可见远处印尼群岛上的灯火阑珊。当夕阳羞怯得掩起最后一缕乌金色,“海之颂”开场了。白雾自草棚涌泻而出渐渐布满整片海湾,绿色和紫色相互交织的灯光下随风飘散的水雾折射变幻出不定的诡异,黑色中隐约可见棱角的破败草棚在光影中更显其鬼魅。就在此时,灯光亮起,橘红色的亮光有如从天而降的暖阳驱散了阴霾,海滩一片光明。欢乐的歌声响起,几个身着特色服装的演员跑上海滩,一边歌唱一边舞蹈。四位演员用中文、英文、印度文、马来文四种不同的语言咏唱各自的民族歌曲,其中的中文曲目竟然是凤阳花鼓,让人大跌眼镜。
  因为不喜欢看歌舞表演,演员们鼓动人心的卖力丝毫提不起我的兴致,倒是前排的两个中国女人得意忘形得拍手给演员们和节拍。而全场就她们两个人有此行为,显得突兀和愚蠢。正在我纳闷水幕、烟花和“海之颂”那条标志性的彩色长须狮子鱼究竟在何处时,灯光变暗,一支水柱从海底腾起,升至草棚中央四散而开,如同一道巨型透明的扇形屏风,蓝色的水幕慢慢浮现一个女子的影像。沙滩上歌唱的四人惊讶于她的美貌,而且正当众人赞颂女子的美丽容颜时,女人却突然消失了。其中一位姓李的华人惊慌失措得询问众人丽人的去向,此时水幕左侧射出几束碧绿色的激光,光束在水面上勾勒出一只海马的形象。随后,水幕右侧射出的激光幻化出一只亮绿色的章鱼。伴随富有拉丁风味的音乐节奏,海马和章鱼扭动着屁股来了场激情四射的热舞,它们边跳边唱,用歌声告诉焦急等待的李那个他所牵挂的女子名叫Ami,是位公主。李问及这两只淘气精灵Ami公主现身在何处时,水幕再起,终于激动人心的一幕出现了,让我翘首以盼多时,今天这场“海之颂”真正的主角公彩色长须狮子鱼隆重登场了。
  这只头顶长着一对灯泡眼,唇上突着一对暴牙,腹部金黄,背部、鱼鳍带着艳丽的黄、蓝、绿、紫、红色环带状条纹的小家伙是以长须狮子鱼为原型设计的,不过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原型。长须狮子鱼学名Pterois Volitans,分布于菲律宾、中国南海、印度洋、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体长30-35cm,头扁平,有棕色花纹。胸鳍由数十根硬条组成,外观酷似蒲扇。尾鳍和臀鳍银白色并有黑色圆点。远远看去,此鱼张开的鱼鳍很像是京剧里浑身插满旗子的将军,因而被人形象的称为“将军”。此鱼一出,场内本就很High的气氛一下高涨了起来,台下的观众是纷纷拍照,尽管开场前工作人员在广播中反复强调不能打闪光,但底下还是闪光灯一片,特别是前排的两位在那大呼小叫的中国女人,把手举得高高,拼命按动快门。
  因为被这条肥嘟嘟的狮子鱼给萌住,我和Sora集体突发性呆滞,结果都没能记住这位主角的尊号,考虑到人家有正规的英文名,所以这里就胡乱掰个中文名,鉴于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黄金刺毛虫,我就姑且委屈它一下名曰“刺毛”。刺毛出场后先是调戏了李和他的朋友一番,然后晃动鱼鳍上演了一场精彩的个人演唱秀,待李急的团团转它才慢条斯理得告诉李Ami公主被施了魔咒陷入永眠,拯救她的办法就是用心歌唱。
  李努力歌唱,却唤醒了火山。这一幕可谓精彩至极,火山咆哮,火光冲天,地动山摇,升腾的火焰仿佛吞噬一切般得将四周染得一片火红。即使离喷火的海滩有一段距离,我还是能从随风而来潮湿空气中感受到热浪。在观众一阵接一阵的唏嘘声中,火愈燃愈烈,昭示着火山的愤怒,背景音乐的节奏不断加快加强,急鼓般得咚咚声响荡得人心摇晃。地狱般的噩梦没有持续多久,安抚人心的歌声已然响起,肆虐的火焰渐渐消褪,黑漆漆的茅草棚亮起了明灯,一排水柱冲天而起,仿佛是揭开了胜利的帷幕,金银色的烟花一字排开升上天空将方才的沉重扫荡一空。在这场与火的交战中,李赢得了胜利。

  随着歌声余韵地淡去,水幕中浮现出一个精灵的幻影,但是她不是李要找的公主,精灵感谢李令她重获自由并告诉李只要努力歌唱一定能找到Ami公主。李似乎有些灰心,他的伙伴在旁为他打气,其中也包括了方才的海马和章鱼,当然更少不了刺毛。刺毛大大赞赏了李一番,让他继续加油。受到鼓舞的李迎风大声歌唱,终于歌声解除了魔咒,Ami公主带着微笑出现众人面前。众人欢呼雀跃,绚烂的礼花透过层层叠叠、变化多姿的水雾帘幕,再一次洒亮承载着荣耀和幻想的舞台,光与影、火与水、音乐与舞蹈,在令人眩目的流光异彩中,这场2007年3月27日起正式面向观众,耗资数百万的“海之颂”星光水火海上大汇演以其最完美最华丽的姿态在我们可爱“刺毛”调皮的“下次再会”的告别声中落下了帷幕。

  小心翼翼地怀揣着夜晚圣淘沙给我们精心烹制的美味精神大餐,我俩乘上了回程的地铁。原定到City Link Mall吃上一顿拉面小笼包,但由于时间原因只能作罢。赶到社区的Shopping Mall已是9点半,在那里搓了一顿价格便宜、分量巨大、味道可怕的酱汤牛肉面之后,终于买到了临走时同事反复关照的榴莲糖。由于我的手臂和脸被轻度晒伤,我和Sora在Watson寻找晒后修复乳液半天却未果,无奈之下只能抓了一包湿巾装的爽身粉、一瓶防晒指数50+的乳液赶在超市关门前付了款。
  回到宿舍,发现昨天洗的衣服竟然还未干,对新加坡的潮湿五体投地之后我只能动用那个实在不敢恭维的洗衣机。洗漱完毕后,我拾掇好行李准备明天一早前往马来西亚,Sora则是忙着联络Taxi公司,因为5点半就要出发,公车和地铁都还没有开门。做完准备工作后,精神百倍的Sora把今天的收获倒入电脑,我则是端了一盆热水半死不活得坐在那里泡脚。Sora拍的小电影不错,但“海之颂”却像是在电影院里偷拍的戕版,黑乎乎得没有一点振奋人心的效果,好在音乐清晰。回顾完这精彩但却疲倦的一天,我是倒头便睡,终于了解到了泡脚的好处。在新的第二夜,我安然入睡,是否做梦已无印象,因为圣淘沙已经为我勾勒出了无数个美妙的梦境让我时刻回味。

3 comments:

被关在大厅许久的游客像刚出笼的小鸡
这个比喻真好……=.=
另外我一直觉得你那张Sea Angel的zp应该是竖过来的。
偶去天鹅堡的时候虽然需要在外面稍微排队,不过买好的票子是有时间的,所以不至于一直在外面站着。进去以后人虽然多,但是一组和一组之间还是有距离,觉得还OK,比起西斯廷的状况来实在好太多了,莫非因为偶索在淡季去的缘故?

哎呀,是该倒在床上睡了,累,啧啧,这个旅程安排的真满,少了一份闲适。记得真详细,很丰富。

嘿嘿,当作练笔,在圣淘沙其实不是很累,主要是第一天折腾的够呛。

Related posts